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824.“一头小母牛”表示外在属天事物的代表,“一只母山羊”表示内在属天事物的代表,“一只公绵羊”表示属灵-属天事物的代表,这从这些祭物清楚可知,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等到论述祭物时(2180:2, 2830, 3519, 9391, 10042节)再予以讨论。有外在属天事物和内在属天事物,也有属灵-属天事物。外在属天事物是指那些属于外在人的事物,内在属天事物是指那些属于内在人的事物,而属灵-属天事物是指那些源于外在和内在属天事物的事物。属天之物本身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这属天之物从主流入,事实上通过内在人流入外在人。在内层人中,它被称为内在属天之物;而在外在人中,它被称为外在属天之物。外在属天之物就是对良善的一切情感,事实上也是来自对良善的情感的一切快乐。只要这两者,就是对良善的情感和源于它的快乐拥有爱和仁之良善在里面,它们就拥有属天之物在里面,还拥有幸福。但属灵-属天之物是对真理的一切情感,这情感拥有对良善的情感,也就是由对良善的情感所生的对真理的情感在里面;因此,它是拥有仁在里面的信,或由仁所生的信。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